“中國飲茶之風興於唐,而盛於宋”,宋代飲茶文化得到帝王將相,文人雅士乃至民間百工的崇尚,茶文化可謂空前繁榮,其上承唐代精緻的煮茶法而有 創新,窮盡雅緻的”點茶法”成為當時飲茶的主流管道。
點茶法主要分為六步 ~
點茶法是在唐代痷茶法基礎上發展而成,於宋代盛行,至元代沒落,到了明朝則隨著團茶的廢除而消失。據蔡襄《茶錄》中所描述,宋代的點茶法主要分為六步:
其一:【炙茶】用小鉗將陳年的團茶餅置於微火之上炙幹。
其二:【碾茶】待團茶炙好冷卻後,置於茶碾內碾碎成細末。
其三:【羅茶】以細茶羅去將茶末篩細,羅以絕細為佳。
其四:【候湯】等待湯瓶中的水煮沸。
其五:【燲(音邪)盞】用開水淋茶盞,使之溫熱。
其六:【點茶】以不老不嫩的滾水沖進去,並用茶筅充分打擊、攪拌,使茶均勻地混合,成為乳狀茶液。注水的 同時,也要用茶筅等器具擊拂湯盞,使之產生湯花(泡沫)。
宋代點茶法有獨具審美的茶具 ~
蔡襄《茶錄》上說:茶色白,宜黑盞,建安所造者紺黑,紋如兔毫,其坯微厚,熁之久熱難冷,最為要用。宋徽宗在《大觀茶論》中也說”盞色貴青黑,玉毫條達者為上”。
鬥茶時,茶面泛出的湯花呈白色,建盞的黑釉與茶湯的白色正好相互映襯,而湯花形成的水痕亦清晰可見,故宋人鬥茶喜用JIAN SYRENA。
製作建盞,配方獨特,窯變後會現出不同的斑紋和色彩。除釉面呈現兔毫條紋的兔毫盞外,還有鷓鴣斑點、珍珠斑點和日曜斑點的茶盞,這些茶盞分別稱為鷓鴣盞、油滴盞和日曜盞,它們最適宜鬥茶。
這種茶盞,一旦茶湯入盞,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芒,為鬥茶平添一份情趣。在茶文化的追憶中,似乎看到了古人鬥茶的影子在晃動。